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熱門關鍵字
---054
  • 發布單位:森林暨自然保育科
  • 修改時間:111-10-30
老樹小檔案

---054_樹冠與周遭林木混生不易對照
  • 樹籍編號► ---054

  • 樹種中名► 樟樹

  • 學  名► Camphora officinarum

  • 樹  齡► 155年

  • 行  政  區► 橫山鄉

  • 生長地點► 橫山鄉沙坑村沙坑公園內

  • 地  號► 橫山鄉沙坑叁段506地號

  • 土地權屬► 私有地




  •  

樹高(m) 胸圍(m) 胸徑(m) 冠幅(㎡) 海沷(m)
13 3.10 1.1 156 156

 

經緯度座標 67座標
121.10.177 24.44.946 267158 2737977

 

背景訪談或環境描述(背景故事)

坐落於橫山鄉沙坑村台三線的64.4K及64.5K入口進入,沙坑社區近5年於社區總體營造有成,積極於社區內的綠美化工作,兩棵老樟樹相距約15公尺,高度落差約3公尺,據訪談83歲的邱阿本老先生表示,位置較高的53號(53號死亡),根張地面在北二高開築時,用挖山的乾淨土方來填升成為目前的平台,以致目前的樹圍胸徑看起來較小,54號則隱生於邊坡雜木林中。老樹週遭還有多棵50年以上的錫蘭橄欖樹,顯然邱家對於自然環境的態度友善,公園中保留原有地上作物,僅少量種植景觀為主的園藝植物。


編號54

老樹坐落於景觀公園的下方,主幹較53號粗壯,胸圍有304公分,胸徑91公分,樹高13.8米,樹冠幅240平方米,混生於雜木林邊坡上,樹上附生大量的三角柱仙人掌,部分枝幹也遭酸藤攀附。部分的寄生根已遭砍除,可能受限安全因素,不易於整理作業,枝幹間仍纏繞許多蔓藤。

樹幹基部約1米以下附生數量較多風藤,少量的酸藤和1棵拎樹藤,週遭的藤蔓物種多元,隨時可能攀緣而上,有賴社區後續予以清除維護。樹下方為崩坎野溪,濃密的林相,鳥叫聲不絕於耳,生態環境極為良好。

受訪的邱老先生表示,邱家聚落是從關西鎮南新里苧子園的邱家,於民國5年遷移居於此,從小即知道這兩棵樟樹的存在,只是隱居在林木間,並未刻意關注。詢問本地地名崩坎的來由,他說,因為下方有個池塘住了很多青蛙,繁殖期交相鳴叫時,吵雜聲連彼此講話都聽不到,乃稱之為蛙子窟。又因這裡位居池塘之上,地形比較陡峭,颱風雨季時容易崩塌,而有「崩坎」之稱。

這2棵老樹在先民來開墾時就有,民國20多年(日治時代)日本人通令,廢樟樹伯公砍樟樹提煉樟腦油,這棵樟樹當時也差點被砍掉,是邱老先生的父親去公所陳情,說這棵樟樹是他們家的風圍,如果砍掉了,就一定得搬家,不然颱風一來,屋瓦就會被吹翻,經過核准後才逃過被砍伐的命運,得以保留到現在。

---054_由於54號的老樹基地動線不安全,所以只能在木棧道上遠觀由於54號的老樹基地動線不安全,所以只能在木棧道上遠觀。

---054_由於枝葉多遭其它樹木枝條遮掩,僅能攝攝部分角度的新發嫩葉由於枝葉多遭其它樹木枝條遮掩,僅能攝攝部分角度的新發嫩葉。

---054_乾枯枝條遭大風吹斷痕跡乾枯枝條遭大風吹斷痕跡。


就老樹週遭重要的地景文化,另一受訪的邱金連總幹事說,與老樹相距約300公尺的三元宮,為本地區信仰中心,文康中心亦設置於三元宮旁,為民眾重要的聚集中心。在道光六年(1826)由陳長順先生創建於崩崁舊廟址,舊廟址面向關西鎮老社寮,設有前、後堂,樑柱是使用福州杉大陸載來的,建築面積不很大,是沙坑、大平地、福興、合興、新城、石門等六個聚落信士的信仰中心。宮內主祀三官大帝,右邊配祀褒忠義民爺牌位,左邊配祀註生娘娘牌位,目前每天仍維持義民爺「奉飯」的習俗,由六個聚落信士輪流供奉。舊廟地面向東傳言樣樣空不吉利,因此於民國5年,由地方仕紳鄒仕元先生捐地,鍾英華先生發起遷建到目前廟地。30~40年代,每年年初有迎媽祖回娘家活動,一鄰一槓大鼓還有公背婆、踩高蹺、跑旱船、蚌精等表演活動,還演2天戲,家家戶戶大請客非常熱鬧,秋季慶豐收也演平安戲,春秋兩季的祭祀都有大閹雞比賽,充分展現客家人熱情好客情境。

本社區另一處重要的營造點,位於往竹26線上的白鷺鷥園地,各種鷺科鳥類棲息於此已經有15年以上,地形三面環山,中間的大池塘約1公頃,每年白露過後天氣逐漸轉涼,鳥群往南遷徙,第二年立春又陸續回巢,此時搭配4~5月油桐花開及螢火蟲出現期,是本地生態景觀最豐富的季節。5~7月繁殖的高峰期,可以見到好幾千隻白鷺鷥,一大早成群往外飛覓食,傍晚又成群回巢非常壯觀,97年水保局在池塘周緣興建一條木棧道,在平台上可更清楚欣賞白鷺鷥生態之美。

目前這裡環境規劃得很好很舒適,大家也喜歡來這裡聚集聊天,就調查的過程,發現除了在地住家老少滿意的在樹下享受點心外,假日也有遊客陸續在樹下聚集閒聊、野餐,顯然因保護老樹而修建的公園,附加了甚高的休閒效益。
---054_老樹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