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居於此甚至為了保護這棵老樹,而將週邊土地買下的田日財,對於這棵老樹與周遭環境的發展可說瞭若指掌,據其說明,老樹是原生種自然生長的,經楊樹醫的鑑定,估計這棵樹有超過300年的樹齡。以前樹旁稻田的地主,因為這棵樹枝葉繁茂,遮擋了秧苗成長所需的光線,於是擅自修剪了伯公樹的樹枝,從此身體病痛不斷無法根治,到處求醫也求神問卜,後來高人指點可能是砍伯公樹的原因,於是向土地公懺悔,身體才完全康復。
由於先民開墾時被選為伯公樹,加上發生不可冒犯的神蹟事件,所以一直被保留到現在。樹下原始而樸實的福德祠,是早期先民就地取財,用5塊石板當作左、右、後、上及桌簡單組成,於初一、十五供10幾戶村民祭拜。以地方能保留至今,絕不是因為沒有經費興築前動輒上百萬富麗堂皇的土地公廟,而是地景原味的堅持,這就是這棵列管九丁榕的獨特性。
華龍社區生態旅遊推動多年,在成效頗佳之下,許多景點逐年開發經營,帶動不少商機。就田先生自己的經歷,生態保育結合產業達商業效益,是一條值得投資但須冒險的路。早期在此就有人嘗試種植香菇,但沒有成功,由於各種農產品式微,而自己有一塊地,為免其荒廢,大約於民國82年投入規劃,次年開始嘗試種植香菇,並配合社區推動發展觀光產業,戰戰兢兢努力經營成功後,香菇已變成其主要收入來源。再則兼職社區活動擔任生態導覽,是其義務而積極的另一個地方使命,他也介紹了因社區營造後,開發的許多地方景點,如隨這棵樹往上走約1.5公里有鄒將軍故居,附近的百年炭窯及田野砌石駁坎特色,擔水窩的溼地農場,還有隨竹25線的鍾家伙房屋及顯伯公……,原來本地不僅是獨特的九丁榕老樹及參訪景點而已,還有生態維護的決心,及對周遭事物了解的分享熱情。
![---033_老樹位置 ---033_老樹位置](https://ws.hsinchu.gov.tw/Download.ashx?u=LzAwMS9VcGxvYWQvMjUvY2tmaWxlLzI4MjZiMzliLWQ0OGUtNDI0Mi04ZDAzLTdhMTM1YTA0NWYzZi5qcGc%3d&n=LS0tMDMzX%2biAgeaoueS9jee9ri5qcGc%3d&icon=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