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熱門關鍵字
---023x
  • 發布單位:森林暨自然保育科
  • 修改時間:111-02-11
老樹小檔案

---023x_老樹全貌
  • 樹籍編號► ---023x

  • 樹種中名► 楊梅

  • 學  名► Myrica rubra

  • 樹  齡► 505年

  • 行  政  區► 關西鎮

  • 生長地點► 關西鎮錦山里馬武督探索森林 
          馬武督生態步道
  • 地  號► 關西鎮錦山段219-112地號

  • 土地權屬► 私有地



  •  

樹高(m) 胸圍(m) 胸徑(m) 冠幅(㎡) 海沷(m)
20 413 1.7 200 807

 

經緯度座標 67座標
121.16.900 24.45.970 278628 2739912

 

背景訪談或環境描述(背景故事)


兩棵楊梅老樹同時在馬武督探索森林遊樂園區內,坐落位置約10公尺落差,約20公尺遠的距離,為本縣列管老樹中,位於海拔最高處,亦僅有這兩棵在中海拔範圍內。馬武督探索森林以生態觀光及休閒為經營主軸,因拍攝「綠光森林」偶像劇,而打響知名度,園區乃刻意保留劇中「綠光小學」設施,提供遊園民眾觀賞及拍照留念,年輕族群則多受當初劇中拍攝的氛圍吸引而造訪。

該區早於民國78年,成立「錦仙森林公園」,以自然森林休閒為經營主軸,後轉由目前的馬武督探索森林於94年9月開始營運。園方有心保存並養護這兩棵楊梅老樹,闢建步道、木棧道及景觀平台,沿途有馬武督瀑布及彩虹瀑布,景觀優美,而到達老樹時,多半已汗流浹背,健身效益頗佳。此外沿路動植物生態豐富,常有藍鵲和台灣獼猴在附近打轉,讓您拾階而上時驚奇連連。

楊梅分類上屬於楊梅科楊梅屬,有雄雌之區分,與桑科物種相同,雌樹才可結果讓人品嘗。客語俗諺「吃桃肥、吃李瘦,吃楊梅,入泥堆」,意即李子和楊梅都是口感酸澀的水果,吃了以後可促進胃腸蠕動,有開胃消暑效益。早期零食不是那麼充裕下,吃李非但沒讓肚子有飽足感,反而增加腸胃蠕動負擔,以致於越吃越瘦;楊梅則更為嚴重,甚至加速登往極樂世界,這是老一輩的經驗傳承,所以不可輕忽楊梅的效力。列管的兩棵楊梅,正好一雄一雌,園方稱之為楊梅阿公及楊梅阿嬤。

編號23

沿木棧道而下達第二個休閒平台,平台的正前方,即為本棵老樹,視野開闊,往下可俯視整個園區,遠眺可觀桃園海岸,沒有陽光的天氣,肉眼只能看到灰藍色的台地及海線景觀,若藉助高倍率望眼鏡,即可將觀音鄉連續近20個風力發電的大風車盡收眼底,於此絕對讚嘆其位置的優勢。

 

樹旁有一段距離才見其他樹木生長,因而樹冠未有交錯,惟休閒平台的深度不足,一般相機起角無法拍攝全景,僅平台以上樹身可入鏡。於園區管理站及第二停車場間的下坡路上,雖可遠眺整棵樹景,並見其獨立斜生於邊坡,較容易觀察拍攝,但須倍率較高的設備,才能完成所需任務。
 

以前枝幹頂端曾遭雷擊過,造成斷裂處鏤空,然而枝葉欣欣向榮,未見老樹因此而龍鍾老態,惟於樹幹下方即為懸崖,在胸圍胸徑測量工作上極為冒險,稍一不慎,即可能摔落難以預料的深谷,因此作業過程戰戰兢兢。

休閒平台與22號同樣有設置解說牌及立面留言板,放置消防滅火器,由此可見園方設想極為細心,因地處高處,汲取水源困難,木製設備如不甚著火,可立即處理,避免事件擴大無法收拾,從這一點,足見業者愛屋及烏精神及經營事業的良心。山林的保護不僅是樹木而已,人工構築的設備也融入環境,更重要的是具有萬全的防備,還有就是順應自然環境的謙卑態度,值得讓人尊敬。

 

---023x_從木棧平台最角落處拍攝23號老樹,僅能把上半段濃密而綠意盎然枝葉入鏡,樹後方空無一物從木棧平台最角落處拍攝23號老樹,僅能把上半段濃密而綠意盎然枝葉入鏡,樹後方空無一物。

---023x_老樹生長位置的陡峭,讓測量工作顯得危險異常老樹生長位置的陡峭,讓測量工作顯得危險異常。

老樹生長處,地區民眾都稱之為鳥嘴山,在竹118線入口處,新竹客運的站牌,也以鳥嘴稱之。而實際的鳥嘴山於尖石鄉境內,為鳳山溪的發源處,老樹所在地則屬外鳥嘴山系,海拔相對較高,是關西地區山巒中最高處。民國81年間曾下過雪,當時有很多民眾上山賞雪,也為當時的錦仙樂園帶來一些盈收;97年元月,園區飄下泳霧,可媲美溪頭景觀,往山上行約300公尺高處,有如一片白雪。因園區處於中海拔,生態物種最為豐富多元,於此曾紀錄昇天鳳蝶與花蓮三線蝶等較少物種出現。另外,以同為火炭母草植物而言,此處的葉片硬是比山下低海拔大了一半多,如可在此處多作停留,必定可紀錄更多的特殊物種。
 

受訪的園長惠治華先生表示,因兩棵老樹早年不具經濟價值,加上地勢較高,後期則因公司有制度管理,而得以保留至今。民國96年,特請台大植物系郭城孟教授進行生態調查,其推斷老楊梅樹的母株,可能是全台灣樹齡最高的一棵。
 

對於老樹維護,除每年固定的健檢外,園區也固定派園藝工進行周邊雜草清除,民國97年,為了避免再次受到雷擊,在楊梅阿嬤的平台旁,特別豎立大型避雷針。由此可見,業者對於老樹極為呵護,設置木棧道主要作為養護的動線,並在隔離機制下,供遊客欣賞之外,亦能發現問題可立即回報予以解決。畢竟,喜歡接近山林原野的人,對於樹木必有特殊的感情,更何況是列管的老樹,這種共利兼得做法,確實是業者深謀遠慮之策。

---023x_老樹位置